江苏频道3月30日扬州讯:(宋婷)家乡,是一个会让人产生无限复杂情绪的地方:我们会感动他的成长,担忧他的不足;想念曾经热闹的生活,也会为不断消失的村落难过;我们感叹回家的路越来越便捷,却也为这不断拥堵的路纠结……
我在苏州工作,我的家乡在扬州高邮的乡村小镇,返乡的日子,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情绪,在我的心中交替上演……
回家的路,远了也近了
因为在苏州工作,每次都趁着节假日回高邮老家,跟着大巴车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总是避免不了的,若是遇上堵车,时间更是漫长了。江苏高速第一次免费的通行的那年,我堵在高速上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像我一样常年在外工作,逢年过节才回家的苏北人有很多,几乎每人都能讲出一两段堵车的故事,日均200万的车流量,能让高速公路都变成一座巨大的停车场。对我而言,这样的堵车让回家的路更艰难、更遥远。
但有时候回家的路也是近的。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农村人有实力买私家车,而我就常常蹭的表姐的车一起回家,通畅的高速让原本5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要3个小时就能顺利到家。
甚至还有还有人任性的买张飞机票,从南京就可以飞回淮安,或许1个小时就能安全到家。
而未来连淮扬镇高铁的开通,也会让这趟回家的路变得更加短暂。
作为江苏境内又一重要高速通道,连淮扬镇铁路在去年12月28日已经开工建设。而这条快速交通要道将途经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涟水县、淮安市、宝应县、高邮市、扬州市、镇江市等县市,其中就有4个站点设立在扬州,而我的家乡小镇界首也有一个三级站台。
渐淡的年俗 依然醇厚的年味
春节,给了很多在外漂泊的人,一个足够的回家的理由,虽然可能会堵车,但是那浓浓的年味让足够化解许多烦恼。
事实上,乡下的春节总是比城里热闹有看头。过了腊月二十四,小镇狭窄的街道上,摆卖了各种年货玩意,卖对联摊位从街道的这头一直延伸到那头,红火的日子仿佛就从这抓人的颜色开始;卖糖葫芦、气球的生意人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喜爱,这是他们在年末的愿望,大人们总是慷慨的满足;而活蹦乱跳的鲜鱼鲜虾,跟着各种瓜果蔬菜走进了人们的菜篮子里……
奶奶告诉我,这样的光景就好像旧日里天天赶集似的。我也喜欢这样看着就热闹的农村生活。
热闹的农村生活也造就了“热闹”的农村人。邻里之间互相交换着各家的美味:咸鱼、香肠、咸肉、桂花圆子……似乎在开一场年货展览会,所有人都在为这浓浓的春节准备着。
在我看来,这样的年味已经足够融化冬日里的寒冷。可听妈妈说,现在为春节准备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她们小时候从年糕、瓜子到新衣新鞋都要自己一一准备,热闹的气氛过了腊月就开始了。
事实上,无论是准备新年的年俗少了,过年拜年的礼节、守岁的风俗等等都在渐渐变淡。我家现在也精简到只拜爷爷奶奶和外婆的年了。
雾霾来袭 :为发展兴奋,为未来担忧
除了能够享受到亲情带来温暖,农村没有污染空气,满眼碧绿的乡景,也是家乡留给我们的眷恋。可是现在,白云蓝天似乎也不常有了。
今年2月,央视记者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激发了很多人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而事实上,由于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从城市蔓延到了曾经绿水青山的农村。
小镇的工业园区建成也有十余年,这里聚集了包括木板厂、服装厂、化工厂、鞋厂等等,这里让很多赋闲在家的农村人找到了工作,让人们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
但我也常常听到亲戚、邻居向我抱怨环境的变化:雾霾天越来越多了、化工厂的味道太大了、237省道带来好多扬尘和尾气……
可是我记得小时候,农村里灌溉渠的河水是可以直接喝的,而现在,这些小河水不仅不能喝,甚至已经一片死寂,覆盖了许多垃圾,散发出一阵阵难以接受的恶臭。
某天晨起散步路过小镇工业园区的一家化工厂,从门外就能闻到一阵阵刺鼻的气味,但工厂的围墙上却也赫然写着“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
但冒着浓浓黑烟的钢铁厂、木板厂,在父辈们的心里还是经济发展的象征,他们兴奋于自己的钱包越来越鼓,可是风吹过绿油油的麦浪,阳光洒在金色麦田上,白天抬头便能看见湛蓝天空,晚上也能见漫天繁星的日子,却也不能天天见了。
柴静说,看见污染记得打12306,可是这样的环境责任意识,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讲几乎很难实现。
一半是生机 一半是落寞
虽然雾霾、污染侵袭了农村,但是四季的变化气息还是在大自然的提醒里扑面而来。
柳条抽芽了那是春天;知了叫了那是夏天;稻子黄了,是秋天;树叶掉落,便是冬天。这都是我在城市里看不见的景象。
春节过完没几周,我就看见渐开的油菜花装点着田埂,路边的野花黄的、紫的、红的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绿化带。徐徐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推门就能看见绿油油的麦田的场景,仿佛时光就能静止在这儿。
而在生机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落寞。
春光乍现之时,父亲和叔叔们就陆续开始出去打工寻生计了。他们又要像候鸟一样,从故乡飞往栖息地,只留下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还在坚守着村庄。这几乎是所有农民工家庭的“作息”。
而我,趁着春光,骑车走到小镇深处的村庄,却发现很多房屋已经被废弃,甚至房屋周围都长满了野草,而剩下的也多半是大门紧锁,门口的路也因为长时间无人休整变得颠簸不堪。整个村庄安静的只剩下一两声孤单的鸟鸣。
回想起爷爷奶奶给我讲述的农村的热闹景象,村里应该是有小孩玩耍,大人闲聊,老人听曲的温馨场景。现在应该就只有春节那几天会是这样热闹了吧。
看见村口的大树又长了新芽,黄色的蒲公英花又开满了路边,拄着拐杖的奶奶闭着眼睛,我猜,她或许是在家门口晒太阳,或许是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