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频道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16年度江苏地方债的信息得到进一步披露。
6月15日,江苏省财政厅对外披露,2016年第二批江苏省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发行完毕,分别为334.7亿元、539亿元,共计873.7亿元。
本次第二批发行的两种债券均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均分为五期、六期、七期、八期和3年、5年、7年、10年分别发行。其中,一般债券规模分别为67.7亿元、100亿元、100亿元、67亿元;专项债券规模分别为109亿元、161亿元、161亿元、108亿元。
从票面利率看,维持在2.94%-4.05%之间。两种债券的不同在于“偿还主体”:一般债券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按财政部要求,新增的两种地方政府债券在用途上一样,均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优先用于保障公益性项目后续融资,支持扶贫、棚户区改造、普通公路建设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公益性项目支出。
截至2015年末,江苏省存量地方政府债券(包括财政部代发、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3621亿元,其中2014年及之前的存量地方政府债券为427亿元;2015年发行的存量地方政府债券为319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规模为311亿元,置换债券规模为2883亿元(一般债券1966.69亿元,专项债券916.31亿元)。
90%以上投向基础和公益
从过往几年的经验看,江苏因为经济发达、财力雄厚、首批发债试点省份等积极因素,债券信用级别一直保持为AAA,即“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2015年底,江苏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0556.26亿元,同比下降0.82%,未达债务限额,呈现总额小幅下降、或有债务增速平缓的趋势。其中,一般债务6249.23亿元,专项债务4307.03亿元。
从或有债务规模和增速来看,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或有债务余额为7093.66亿元;截至2015年底,或有债务余额为7569.42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475.76亿元,同比增长6.71%。
2015年底,江苏全省债务率为68.5%,总体上看,债务规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债务风险稳定、可控。
2015年底江苏省政府债务中的逾期债务为36.1亿元,或有债务中的逾期债务为196.32亿元,总计为232.42亿元。两类债务逾期率分别为0.34%和2.59%,在全国处于很低水平。
从政府层级看,省级、市级、县级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为449.67亿元、3501.33亿元和6605.26亿元。
从举借主体看,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机构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举借主体,分别举借3349.87亿元,1751.72亿元,4305.89亿元。
从债务资金来源看,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融资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来源,分别为4585亿元、4478.31亿元和279.15亿元。三类融资方式在政府债务中占比分别为43.43%、42.42%和2.64%,在或有债务中占比分别为52.94%、18.39%和8.37%。
从债务资金投向看,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6089.85亿元,占总项目支出的91.6%。
超50%存量债被置换
从未来偿债年度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分别占19.96% 、16.42%、15.89%和10.78%,2020年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占36.95%。
具体看,2016年江苏省政府债务到期额为2106.97亿元,2016年江苏省第一批用于置换存量债务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为113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为608.6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为527.4亿元),占到期债务的比例为53.92%,意味着后续的置换债券能够进一步缓解其债务周转压力。
从长远看,2019年之后偿债压力将大幅缓释。
而因指定的用途,政府债务量虽大但也形成大量优质资产。
江苏省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如土地储备资产、城市轨道交通、水热电气等市政建设和高速公路、机场等,且大多能够产出经营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相关债务偿还。
2015年,江苏省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5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为82.33%,2016年1季度江苏省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0.58亿元,税收收入完成1869.44亿元,占比为84.20%。
根据2016年中国财政预算草案,本年度新增地方债规模为1.18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为7800亿元,专项债券为4000亿元。到2016年底,全国地方政府一般债限额为10.70万亿元,专项债限额为6.48万亿元,整体上使得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